您知道一个单位正职(一把)和副职,怎么处理之间的关系吗?
您知道一个单位正职(一把)和副职,怎么处理之间的关系吗?
优质回答:我曾经在体制内当过一把手(正职),当然,在当正职之前,也曾当过8年的副职,处理正职和副职之前的关系,就是一个词:中庸。掌握好这个词,也就是一个度的问题。
我的感悟是,正职与副职之间:“吃饭要吃素,穿衣要穿布,上班要走路,当官要当副。”
为什么当官要当副?因为出了问题,副职可以推给正职,正职就没得推了!而且,很多时候,都是要求正职来拍板决定的,出了问题,你正职不负责谁负责?
01 处理好正职和副职的关系,需要澄清对副职的3种模糊认识和倾向
(一)三种模糊认识
一是副职标准模糊。
为什么当官当副,而不愿当正?在很多人的心里,都喜欢当正。有的人甚至说,“当官带个副,签单不算数;当官不带长,放屁都不响。”然而,我在当正职的过程中,真的感受到:当官要当副。为什么?因为正职是问题的最后一道屏障,什么问题,都要到正职这里停止!如果你做不到这点,你就不用当正职了。虽然正职看似权力高、收入高,但是,承担的负责、压力,不是一般副职能相比的!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?
就是副职的标准模糊不清。单位里,正职的分工里,往往有一句“负责全面工作”。全面!这句话可以把正职搞死了。
而副职担当什么负责呢?好的副职,他还主动作为,担当负责。你如果遇到一个麻赖的副职,那就麻烦了!他什么都推给你,连文章都不看一眼。
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。办公室处理来文,草拟了处理意见,呈到副职那里。副职看都不看一眼,直接签“如拟,呈犁子示。”文件就转到我这里。
我一看,不对啊!办公室这么处理,分明不妥啊!问副职看了文件没有。他笑笑说,平时不都这么处理的吗?
我说你看了没有!办公室这样处理明显是不正确的!
这时他才开始看文件。
所以啊!为什么正职和副职之间的关系难处理,就是副职的职责标准并没有明确,他就有了太大的自由裁量的空间了。
二是副职期待模糊。
副职一旦当了3年,没有提拔为正职,基本上就进入了“休克鱼”的状态,这在体制内非常常见,特别是副科级的干部,很多人都说他们得了“副科病”,这种病就是进入休克的状态,用学术语言来说就是进入了“彼得原理”的状态。
什么是彼得原理?就是组织中发现了优秀的人就提拔,提拔到领导岗位上,如果他胜任,很快又提拔;如果他不胜任了,就留在该岗位上了。多年之后,整个组织很多岗位上就只剩下了不合格的人在领导岗位上了。
所以,副职的期待,往往是进一步晋升。而晋升的通道是有限的,这就造成了通道的拥挤和大量的休克鱼的存在。
三是副职角色模糊。
刚提拔到副职岗位上的,往往不能快速进行角色转换,不习惯安排别人做事,而是事必亲躬,造成工作被动。
而一些长期在副职岗位上的人,或者是从其他部门调来的副职,或者是空降的副职,基本上对业务不懂,就把自己纯粹定位为分管工作的“一把手”了,具体工作不会做,只会瞎指挥,甚至是经常拍板决定,俨然自己就是一把手。这种模糊定位,极易与正职产生冲突。
(二)三种倾向
- 过分强调所分管工作的重要性,总想在人力、物力和财力方面多争一点,要求正职给予重点倾斜,若未如愿,心中有气,开始摊开双手不干事。
- 二是过分溺爱所分管的“属下”,总想为他们争荣誉、争地位、争待遇。
- 三是对自已的实际问题有时看得过重,向正职提过分要求,若未解决,就发牢骚。正职处在总揽全局的位置,各个部门、各类人员都要关照到,副职如果一味如此,就会让正职很为难。
02 副职的地位和作用
当好副职,必须认清自己的地位和作用,说白了,就是清楚自己的定位。定位不准,坐错板凳,脑袋就会发热,就会干出不合时宜的事情出来。
(一)副职的地位
- 在领导职务上是配角,在分管工作中是主角。注意!分管的工作你是主角,不要当甩手掌柜。
- 在宏观决策上是配角,在参谋建议时是主角。有些副职,由于对正职有成见,因为正职不了解分管工作,在决策建议上经常拿捏正职一把,造成正职工作的被动与尴尬。这种行为十分不可取,会影响了整个事业的发展。
- 在全局工作中是配角,在单项工作上是主角。所谓的敢于担当,就是要副职在单项工作上当好主角,主动担当责任。
- 在形成核心方面是配角,在维护团结上是主角。班子团结,太重要了!如果班子不团结,内耗就可以把一个单位搞垮。而副职在正式场合一定要维护正职的权威,如果正职真的有问题,要私下进行规劝。
- 在涉及名利时是配角,在排忧解难时是主角。副职往往是业务骨干,所以,有时候有些业务上的名誉,正职都会主动的让位给副职。但是有些正职,基本上大包大揽了所有的荣誉,造成副职有成见。这时,副职就要讲格局、讲奉献了,不能与正职争荣誉。
(二)副职的作用
- 助手作用。副职要在形象上突出正职,要围绕正职的思路开展工作,要拾遗补缺,巧于善后。
- 参谋作用。副职要多思考问题,要多从全局谋划,要勇于多参与。
- 执行作用。副职要熟悉政策,要精通业务,要敢于负责。
- 协调作用。副职要上行协调,和正职做好沟通;要注意平行协调,与其他分管副职搞好关系;要会下行协调,为下属工作排忧解难。
03 如何当好副职
泰戈尔说: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,花的事业是甜美的,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,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。
副职就是绿叶。这是对副职最形象的定位。
(一)当好副职,要做到“到位不越位”, 在“度”上把握分寸。
- 树立自觉维护正职权威意识,防止“越位”。“越位”是由副职在角色扮演中超越职权范围造成的误区。经常有三种情况:一是超越正职;二是超越其他副职;三是超越下属。
- 当好副职,要树立顾全大局意识,杜绝“不到位”。副职常见的不到位有3种:一是分管工作履职不到位;二是工作协助不到位;三是对一些突发性的事情处理不到位。
- 当好副职,要摆正自己的位置,促进“到位不越位”。一是不抢位;二是不挤位;三是不占位。
(二)“服从不盲从”,在“和”上下功夫
在“服从不盲从”上有所作为,必须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。一是发挥助手作用;二是发挥参谋作用;三是发挥独挡一面的作用。
(三)“补台不拆台”,在“补”上做表率。
一是当正职出现失误或困难的时候,要真心补台。二是当其他副职出现失误或遇到困难时,要诚心补台。三是当下级在执行决策出现失误或困难时要热心补台。
04 副职需要把握的三种关系
(一)把握好“大”与“小”的关系。在分管领域,副职就是“大”;在正职面前,副职就是“小”。
(二)坚持好“前”与“后”的关系。在工作面前,副职就是“前”;在荣誉面前,副职就是“后”。
(三)处理好“上”与“下”的关系。在下属面前,副职就是“上”,在正职面前,副职就是“下”。
05 总的原则是:在其位就要谋其政。
不管正职副职,要有与人为善、宽以待人的宽广胸怀;要有事业为重、淡泊名利的平和心态;要有取长补短、甘当人梯的健康心理。
在品德上要日日修炼,在能力上要天天积累。
与正职同心同德,与同级通力辅佐,与部下全力以赴,携手共进。
我是犁子,职场精英培训师,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。
我担任单位副职10多年了,与5个一把手共过事。我来谈下体会:一般来讲,作为副职要做到,一是服从、配合,当好参谋,特别不要当面和在下属面前顶撞一把手;二是遵守议事规则和保密纪律,不拉帮结派,维持班子团结;三是按照分工做好自己本职工作,遇大事多请示多汇报。如果一把手处事大气、正直无私,副职可以多做事多发表参谋意见;如果一把手专横武断,不愿意放权放手,副职就要谨言慎行,少说话少参谋,做好份内工作就可以了。
其他网友观点:那是相当于打扑克牌游戏中大小鬼的关系,处理的方式、方法各有千秋,总而言之:通常大鬼没出,小鬼冒头总是存在被拍死的风险正如一山二虎,除非一公一母。
其他网友观点:“单位”,而不是“公司”正副职完全不一样。
“单位”可以大体看成是体制内。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一把手说了算,有绝对权威,副职也有相应的觉悟会配合一把手,属于辅助和分管角色,除非是空降的一把手。
这种情况下一把手一般比较强势,甚至武断专横。之前在的某体制内单位新来一个副职,一把手是单位从基层提拔起来的,新来的副职想要拉拢人心,天天请员工喝酒吃饭,被一把手看在眼里,结果开始边缘化副职,让副职干各种杂事,不授权不给资源,副职非常郁闷。这就是触到了一把手的敏感点被一把手收拾了。
但是不管怎么样,台面上一把手和副职一般还是会“讲政治”,会“顾全大局”,不至于闹得太难看。要是事情闹大两个人都没好果子吃,毕竟还有组织管着。组织部,纪委监察委,党委……随时都在看着领导班子和不和谐,有没有什么问题。
而企业的正副职没有这些约束就复杂得多,一般正副职各管一摊,副职负责技术产品的比较多,正职负责市场和财务,钱一般是正职管着。这种结构的话正副职相对平等,但不满和心思也会多,副职把一把手干掉,或者一把手灭掉副职从新找人来干的事情很常见。
其他网友观点:(原创)怎样处理好一个单位一把与副职的关系,我认为要明确三种关系,做到三同。
首先,要明确一把与副职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,而不是平行的对等关系。组织原则上很明确一把手是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者,而副职是在一把手领导下开展工作,两者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,是从属关系,是服从与被服从关系,而不是平等关系,一把手有对副职分配工作,指挥调度,监督检查等次权力,做为副职必须接受一把手的组织领导,监督管理。
其次,要明确一把手与副职是决策指挥权与执行权的关系。一把手在一个单位是决策者指挥者,而副职没有决策权和指挥权,只有执行权。
再次,要明确一把手与副职是整体权力与协助分管权力的关系。一把手对一个单位负总责全局性的工作职能,而副职是在一把手领导下,协助配合一把手分管一部分工作职责,对于不分管的工作没有职能权力。
在明确一把手与副职三种关系后,在实际工作中,做为副职要做到三同。
一是要与一把手心往一处想,保持同心。所说同心,就是思想上一致,感情上相融,组织上服从,政治上尊重。做到团结一致。
二是与一把手坚持依靠,不依赖,保持同力。在工作中要坚持请示汇报,不自做主张,紧紧依靠一把手开展分管工作,但是,依靠不依赖,要积极主动,采取有效措施,扎实有效抓好分管工作的落实,这既是对一把手负责,也是对自已负责。
三是,当好参谋,与一把手同步。做为副职不但要同心,同力,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,积极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,探索工作新路子,总结新经验,为一把手当好参谋。
其他网友观点:您知道一个单位正职(一把)和副职,怎么处理之间的关系吗?
我在党政机关工作了近四十年,对这个问答再熟不过。各单位的一把手那就是单位的正职,比如乡镇、县、市里的党委书记,还有政府职能部门里的正局长,这些人物都是各单位的一把手。
乡镇、县、市里没有那么多的副书记,上级就编制每个基层党委两位副书记,一位副书记管理市县乡镇的政府工作,也就是网友们皆知的市长、县长、乡镇长。另一位副书记主管党务、组织、人事、宣传、政法等工作。其分工明确、各负其责,有重大问题时向一把手请示报告。必定是副职,所以平时还得在正职的领导下进行工作,只有多请示勤报告才能与一把手搞好配合工作,融恰与一把手的关系。
政府职能部门的各局担任副职的人员多,每个局配有十来位副局长和副书记,这些副职每人都靠与正职也就是一把手给他们分配具体的主管工作。比如说这些副职要想主管有用的事务,还得给一把手搞好关系,他们方能分工主管单位里的有用事务。比如单位里的财务、人事、业务这三大项事务是副职都想要分工主抓的工作。剩下的共青团、妇联、治安保卫等,都是没有人愿意主管的事务。
副职为了更好的配合一把手的工作,取得一把手的信任。必须平时多请示勤汇报,在分管的工作当中取得正职的支持,有成绩时多给正职脸上贴金,虚心接受正职的领导,多给正职出主意想办法把单位的工作任务顺利完成,并且做到政绩突出。只有这样作为副职才能配合好正职的工作,正副职之间关系才能更加融恰。
第一,少说话,适当的做(不是多做)。
第二,听出弦外之音,心照不宣。
第三,在私下适当的提建设性建议,在会上坚决不提反对意见。实在有违原则的事私下点到为止提一下,不行就算。很多事一把手安排的,他也不一定想办,但不得不办。
第四,该推拖拉就推拖拉,该积极适当积极(坚决不可太过于积极)。不是不做,是寻找合适的人,合适的时机做。万事都有度,无度者狂,适度者昌,过度者伤!
第五,说话前先三思(思危思退思变),遇人、遇事不宜急着表态,说话要慢(慢慢的说,快快的思考),多以善心、公心说话办事,事缓则圆!
第六,说话办事要有哲学艺术,谨小慎微。斗智斗勇,迂回前进。
第七,一阴一阳之谓道。想反对的事,必须先痛快地答应,之后(视情况定多长时间)再慢慢说出影响因素,可能会出的问题等,侧面、委婉表达不同意的意思。想同意的事,先反对,列举原因,之后再说,要不试试吧,我尽全力想法推动。这不是阴险,很多事影响因素太多,变数太大!
第七,多研究一把手的生活习惯,说话习惯,办事习惯,总结出思维习惯。他好的习惯方式有的你可以用。
第八,很多事他征求你的意见不是真的要听意见,是想得到你的支持。
第九,一把手是大王,你是小王。你俩紧密团结在一起,全体反对无效,只能被炸。你是小王,但一个人管不起俩2,三个2。但你可以调动4个3炸他。一把手更可以!
其他网友观点:我是单位副职,目前已经十三年了,先后与六个一把手共事过,关系处的还算可以,几个领导离开后或者退休以后,有时有事还联系一下,最起码我没有听到从他们嘴中说我的“坏话”!
一般单位都是流水的一把手铁打的副职,一把手因为工作需要经常不断调整,可是副职为了工作的连续性基本不会大调整,除非副职努力成了副职,或者与一把手关系处理的太差,一把手必须要赶你走才能舒心。
所以作为副职,还是要有理有利有节的处理好与一把手的关系,本着下级服从上级,为了共同的目标,团结一致为上策!
首先你要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,管好自己的人和事,不能出乱子。
因为一把手主要考虑的是工作,并不愿意与单位其他人产生密切的个人关系,即使有密切的个人关系那也是工作中慢慢形成的。
什么拉圈子搞团团伙伙,这是不行的,一把手自有自己的权威和手段,想要架空一个副职还是很简单的。
如果自己工作不做主,依靠搞关系是不能干好副职的工作。
其次副职必须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位置,副职就是副职,在自己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小事可以适当做主处理,但是大事必须要汇报请示。
这既是为了工作,也是为了保护自己,因为有些事,你作为副职,如果出现问题你自己根本无法承担责任。
对于自己分管工作之外的事情,尽量不要插手,否则领导和其他副职对你会有意见的,认为是越位,这就不好了。
再次,作为副职还要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,不要没有了自己的主见。
这一点对于任何人都适用,做人要有底线,做事要有原则。单位上许多事很难用合理不合理,应该不应该来衡量,更需要你自己把握!
有些事情是坚决不能去做,副职也有一定的权力,如果把握不好容易出问题,比如吃吃喝喝拿点小东西,不知什么时候翻出来就是不大不小的问题。
最后,副职也要体现自己的能力水平,不能任人拿捏,成了一个摆设或者被人指着鼻子骂。
工作是工作,副职做好了可以被领导承认,被下属认可,但是副职做的不好,就如同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。
那还做副职干什么,辞职算了!
总之,副职有分寸最好,让领导或者单位觉得你不显眼,但是离了你还觉得很遗憾,这就够了!
其他网友观点:这个问题有点敏感呀,一个单位的正职一把手和副职怎么处理关系,要看你是处在正职的位置还是处在副职的位置。
一般一个管理比较规范的公司,权责划分是很明确的,正职和副职各司其职,分管领域不同,有一些事情是需要共同做决策的。一般副职需要向正职汇报工作,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共同友好商讨,达不成共同意见的情况下,副职要听从正职的。
作为副职来讲,做好自己岗位上应该做的事情,要有担当,还要学会认真听取正职的意见,服从命令,不折不扣的执行任务。
正职和副职一定要团结一致,为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。如果两人关系处不好,下属看笑话,上司也会对他们各打50大板。
大家有什么意见,可以一起讨论讨论。
其他网友观点:一正多副的领导架构,是很多单位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,那么正职,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“一把手”,和多位副职之间的关系,究竟是通过何种方式来维系的呢?
1、靠制度。
这一点不难理解,任何单位或者公司,其权力运行都有自己的特点,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,比如在民营企业里面,老板当然是说一不二的一把手,企业重大事项都是老板拍板决策,其他副职基本上处于从属地位,没有多大话语权。
但是对于很多事业单位和国企这些单位来说呢?正职和副职领导,基本上都由上级任命,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配合关系,只不过在这种关系当中,正职领导的话语权更强而言,但是重大事项必须经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,这也是制度使然。
2、靠感情。
虽然在这个问题下谈感情这两个词,好像有些突兀,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一点,那就是在“一把手”文化盛行的一些单位和公司,很多副职领导对于正职领导的维护和配合,更多也是依靠正职领导的个人魅力,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相对稳固的正职和副职之间的关系。
另外,很多单位,尤其是一些私人企业里面,正职领导往往是企业的创始人,副职领导大多数都是跟随正职领导一起创业的铁哥们,单凭这种关系和感情,正职和副职之间的关系也会相对比较稳固,而且不需要太多制度层面的设计。
3、靠机遇。
任何团队的发展,都有一个过程,在这个过程当中,正职领导能不能遇到顺心的副职领导,副职领导能不能遇到得力的正职领导,其实有时候未必领导自己能够做主。
举个例子,很多体制内单位的领导,往往并不是从内部提拔产生,而是由上级直接委任,甚至是从外单位空降而来,在这种情况下,能不能遇到和自己意气相投相投的班子成员,有时候还真的需要一些机遇和运气。
总之,任何单位里面,有领导,也就会有相应的领导机制和权力运行规则,而正职和副职之间的关系相处,也必然要遵循这种规则,这也是对于身处领导岗位的人最基本和最起码的要求,当然了,能够当上领导的人,有谁不清楚这一点呢?
其他网友观点:“哪怕当个小组长,都要当正的”。这是一位在教育系统基层干了多年的朋友说的。
“吃饭要吃素,穿衣要穿布,当官要当副”。这是一位在税务系统领导岗位干了多年的朋友说的。
听起来各有各的理,但究竟是正职好干还是副职好干呢?其实明白了其中的关节和道理,把自己的位置摆正,能处理好正职和副职之间的关系,工作都好干。
怎么处理好正职和副职之间的关系呢?我觉得有以下几点:
第一,正职要放权,副职不争权。
正职要充分授权给副职,在副职分管的领域,大胆放手,尽量不插手、不干预、不要多管闲事。
副职要懂得,该一把手决定的事,不要瞎拍板、惹麻烦。正职的权利不要去争。首先,你争不到。其次,你争了之后会影响正职和组织对你的看法.因为正职才是这个单位里面负责全盘的,你只不过负责协调他的工作而已。对自己分管的工作,要尽量向正职多请示多汇报。
第二,正职要多揽责,副职要多推功。
正职是一把手,需要有更大的格局和胸怀,要有担当和胆量。敢担责、敢担事,这样,副职跟着你干,才觉得心里敞亮,更有奔头。
而副职要多推功,不要担心组织发现不了你的优势和功劳,你的上级领导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上去的。在关键时候,不要和一把手去争主角光环。出彩、露脸的事,那是一把手的事,跟你没什么关系。
第三,正职要给足副职面子,副职要维护正职权威。
正职作为单位的一把手,要营造班子团结的氛围。即使跟副职意见不同,也不要在公开场合拍桌子吹胡子,以权压人,要给足副职面子,私下再讨论、统一意见。
作为副职,哪怕正职有时候出了点错误,你要去全力弥补,极力维护正职权威,而不能背后拆台。正所谓正职副职,相互搭台就是好戏连台,相互拆台只能一起垮台。
第四,无论正职副职,一定不要乱说话。
作为正职,副职分管的工作出了纰漏,应该及时补救,而不是背着人质疑副职的工作能力。
作为副职,正职安排的工作不管对和错,你都不能因此在下属面前,说正职的各种不是。一个单位就那么大,这样不合适的言论,总有一天会传到对方耳朵里面去,影响极为不好。
当然,这只是几个主要方面,要说到正、副职关系的细节,那就太多了。全凭各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慢慢摸索、总结。该糊涂的时候不要太清醒较真,该抓大放小的时候,不要太在意细枝末节。只有正、副职齐心协力,共同配合,才能愉快工作,互相成就。
其他网友观点:单位正职和副职之间的关系如何,完全在于正职的需要,以及正职对于关系的态度。我举一正一反两个例子,给大家作以说明。
领导A有两个副职,但是领导A却一直不使用副职,有事的时候经常越过副职,直接安排给下面的心腹,即便某些事情本就应该由副职分管、负责和操心。
领导A之所以这么做,那是因为领导A手中的权力比较大,而且为了个人的利益做了很多打擦边球的事情。为了防止副职以此挑事,也为了防止副职多事,领导A直接把两个副职凉起,不给他们做事的机会,从而制约他们所能掌控的权力。
领导B由于和领导A所处的环境完全不同,所以采用的策略也完全不同。领导B和领导A虽然级别相同,但是受工作岗位等其他因素的影响,权力很小,根本没有打擦边球的机会,于是他就非常大胆地放权给手底下的两个副职,让他们发挥能量。
对于领导B来说,既然没什么奔头,为什么不发动两个副职好好干活,让他们多为自己分担一些工作上的压力和责任。
从领导的需求来看,副职能不能和正职搞好关系,完全取决于正职。而副职也只能根据正职的需要,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,以尽可能地适应环境,保护好自己。
关注我,以及我的头条专栏《你不可不知的体制生存法则》,可了解更多职场生存智慧。
其他网友观点:二十五年从政经历,从副职干到正职,又从正职干回副职,有时还身兼两职。感慨良多,难以言喻。有两个岗位虽是副职,但老一全是兼职,对单位可以完全不管,又随时可以发号施令,你开展工作要自己拿捏分寸。该请示的请示,该汇报的汇报,遇到棘手问题要能够解绑松套,千万别推给一把手或绕开不管,有了成绩全归功老一,时时不能居功自傲。当正职全靠协调能力,公道正派是为官之道,特别是单位牌子够老,副职与副职之间,副职与科室和二级机构之间,人事关系盘根错结,纠葛连连。你拍板决策要见微知著,小心谨慎。哪位副职跨界越权,暇痴破绽就会随之而到。哪位副职都会有自己的上级后台,装傻充愣不如点破为好。不要弄成四处起火八面冒烟,你的好日子就算到头了。
其他网友观点:这个很简单,如果是体制内的,就按照组织原则处理,不会有大的差错。其中比较重要要的一点,就是要摆正位置,绿叶和红花肯定是有区别的,在其位,谋其政,别的不须多说。
站在副职的角度,必须牢记一点,欲速则不达,等有一天你做到正职的位置,就会更深刻的体会这句话的内涵,不过话又说回来了,如果你摆不正位置,想达到正职的位置也很难。
这方面,我没有成功的经验,至少有失败的教训,不成熟的见解,仅供参考。
其他网友观点:在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里,正职(一把手)是核心,始终处在主导地位,是全局工作的筹划总指挥。
正职对副职授权布置工作,副职即是单位的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,既在一定的范围内是主角,在更大的范围内则是配角。
副职要在正职赋予你的工作范围内,你才能施展才华。即便是你学历再高,本事再大,能力再强,资历再深,也要尊重正职,并在正职的权力之下工作。
美国对高层正、副职的要求是这样的:你(副职)要是站起来比他(正职)高,你就要弯下腰去行动,在任何人眼里他(正职)比你高……。
居士解答,谢谢阅读!
其他网友观点:我认为:中组部研究室副主任徐文秀在其文章《副职的七个“特质”》总结的,“敢于独当一面、勇于维上护下、乐于排忧解难、善于穿针引线、甘于端茶倒水、勤于查漏补缺、贵于推功揽过”,是以副职视角出发,阐述组织内如何各负其责、各司其职,共同推进组织事业发展,是本题最好的答案。
一、副职:敢于独当一面
副职最硬核的特质就在于能够独当一面、各把一摊,能够为一把手真正把好关、守好门,能够各自种好“责任田”,管好自己的“一亩三分地”,让一把手放心放手。
- 倘若每一面都有称职的副职把守住了,正职则可安坐“帐”中,运筹帷幄、定向把舵了。
- 有一种说法:副职不要太能干,不然会功高盖主,这是一种误解。副职也是“将”,兵熊熊一个、将熊熊一窝,如果副职窝囊,照样累死三军,而且会让正职不堪忍受。
- 正副职好比大小“当家”的,都是当家的,只不过大小有不同而已。
- 事业是群策群力干出来的,副职作为班子成员,对分管的工作抓得起、拿得下,当好“马前卒”和“助攻手”,像一员干将、猛将,冲锋陷阵,切实分管一摊、独当一面。
一支队伍:既有正领队、也要有副领队
二、副职:勇于维上护下
维护,一“维”二“护”,维什么、护什么?怎么维、怎么护?就是要去维护好班子团结,特别是维护好一把手的权威、形象和政令,保证一把手的意志得以实现、意图得以落实,添彩不添乱、抬轿不抬杠。
- 副职很重要的功能在于发挥好“组织维护”的作用。
- 当一把手被误解误会时,敢于出面“活血化瘀”;当一把手被埋怨抱怨时,敢于解释澄清;
- 当一把手被“围攻围猎”时,敢于挺身而出等等,此时的副职就是个“解围人”。
- 副职还要敢于关心爱护部下,让他们吃苦不吃亏、受累不受气、流汗不流泪、埋头不埋没。
- “维上护下”是有原则的。
- 可以“维上”但不要“唯上”,不能唯上面马首是瞻,不能不讲是非对错,哄上蒙上,一味讨好上,现实中“一把手说一不二,二把手说二不一,三把手说三道四,四把手是是是是”的现象是不行的;
- 对下还要爱护不袒护,既严管又厚爱,而且严管是更好的爱护。
三、副职:乐于排忧解难
副职是配角,天生就是搞配合、来分担的。
- 既分配工作任务,又分担责任压力,还分享喜怒哀乐,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。
- 当工作任务切一块给你时,就意味着分担责任和权力,意味着分享成功和失败。
- 成功时一起骄傲和自豪,失败时一块坚守和煎熬,有福同享、有难同担。
- 倘若当矛盾和困难压来,或当指责和批评袭来,只想着让“高个子”去独自承受,自己却逃之夭夭、明哲保身,或退避三舍、偷奸耍滑、撂挑躲避,那工作上非得出事不可,正副职的裂痕也必将出现。
副职是前行路上的“排雷兵”,得注意把一个个问题“引线”给拆了、矛盾“导火线”给爆了,这是一种能力,更是一种品质。
四、副职:善于穿针引线
副职应该是正职在与上下左右内外协调沟通方面的好帮手,组织协调力、沟通融合力是副职称职与否的重要指标。
- 副职是“桥梁”和“纽带”,一边对着“上头”,一边连着“下头”。
- 对“上头”的精神理解掌握得最直接、最深刻;
- 对“下头”的实情了解掌握得最清楚、最全面;
- 如何把它们无缝对接好、无线连接好,是副职的独特“区位”优势。
- 副职是抓落实的关键,执行力尤为重要。
如果说正职更多是“挥手”的,副职则更多是“动手”的。“穿针引线”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,说明“跑”是副职的基本功,就是要经常地跑上跑下、左冲右杀,冲锋陷阵、内外兼修。
五、副职:甘于端茶倒水
领导就是服务员,这种服务在副职身上体现得更加具体和充分。
- 有人形象地说,副职就是“主持会议、带头鼓掌,迎来送往、接待信访”,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副职是一个单位的“门面”。
- 人们对一个班子、一个单位及至一把手满意不满意,往往先是从分管副职切入的,从副职的服务态度、服务水平好不好开始的。
- 副职的门好不好进、话好不好说、脸好不好看、事好不好办,影响甚至决定了班子和一把手的形象。
“端茶倒水”需要很强的服务意识、很好的服务态度和很高的服务水平,展示的是心态和情怀。
六、副职:勤于查漏补缺
- 副职好比“维修工”和“补漏者”。
- 百密一疏,正职考虑问题再周密、再周全,也难免偶尔会出现疏漏甚至差错。俗话说:三个臭皮匠,赛过一个诸葛亮。你落下的我帮你捡起,你忘掉的我来提醒,管理制度上的一些漏洞我来堵上,措施办法上的欠缺我来补上,出主意、想办法去健全完善,这是称职副职的过人之处。
- 不厌其烦、拾遗补缺,不因事小而不为,不因不分管而撒手不管,分工而不分家。
- 如果说,正职的时间和精力更多是敲开场锣鼓,而且敲得震天响,那么,副职则更多是打扫战场,乐于坚守“下半场”,默默无闻地“收拾残局”
七、副职:贵于推功揽过
有人戏称“当官要当副,穿衣要穿布,吃菜要吃素”,言下之意当副职相对可以轻松点、容易些,责任压力不大。
- 其实不然,副职有时就得当“出气筒”,成“意见箱”,做“替罪羊”。
- 当正职工作出现差错时敢于担责,当其他副职工作出现失误时敢于揽过,当获得荣誉、有了成绩时懂得谦让,知道把荣誉和功劳记在集体账上,既敢负责又能负重,既能受苦受累又能受得了委屈。
- 副职得有“将军肚”“宰相肚”,能装事、能容人,还能“撑船”。这是一种胸襟和境界,是可贵的奉献精神。
总结:
没担任过副职的正职领导基本不存在(家族企业二代接班除外),不能扶正的副职也非常少。绝大多数领导者的职务升迁史,是由正职与副职的交替变化构成的。因此,每一位未来的领导都,都很有必要引以思考与借鉴。
徐文秀老师这篇文章,对于正职与副职的关系,站在副职的角度写得十分精准,我自认无法超越。同时,我也见过其他类似的文章,各有局限与片面性,也均无法与之相比,故直接引用分享。
其他网友观点:如果你是其中之一的角色,你要学会这样处理关系。
摆正位置做对事情
正副职一目了然,不容质疑,一个是决策者,一个是执行者,正职要关心理解副职工作,副职要支持尊重正职安排的工作。
主动担责目标明确
无论正副职,都有责任和目标,只是各自的责任不同,目标必须一致。出现问题不推诿,主动担责不越位,承担责任不退位。
进退自如张驰有度
熟知职场规则,副职要定期及时做好向正职汇报请示工作,正职要及时正确向副职表达工作意见,做到上下意见一致,思想识统一,切不可各吹各号,下属茫然。
当好“班长"稳定大局
班子成员中,一把手就是班长,也是火车头。班子成员(副职)要有大局意识,核心意识,积极维护班子团结和班长权威,一把手班长更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,大事讲原则,小事讲和谐,处事坦然,一碗水端平。
我在单位内,当过一把手,也做过副职,结合个人经验,讲讲我的看法:
第一,信任的问题:一把手要放权,副职要维护一把手的权威
单位之内,一把手一定不要过于专权,否则,副职无事可做或者没有权利,根本就不会为你考虑,更不要说替你分担工作,甚至,还会找机会给你挖坑;副职也一样,不要总是把自己搞得与众不同,显摆自己的能力,一定要多向一把手汇报、请示,维护领导权威,在一个单位,形成一个声音。
第二,定位的问题:职责要分清楚,一把手动嘴、动脑,副职动手、跑腿
单位中,领导之间的分工一定要明确,尤其是一把手和副职之间。一般来讲,一把手就是班长,需要多想问题、多对外协调资源、多安排,副职则是带领人员具体去干,实现目标的,两者之间不能错位。
第三,监督的问题:要做好有效监督
有的一把手对副职过于信任,没有丝毫保留地去给予权利,副职呢,也容易过于自信,时间一长,就会发现,或者一把手的权利被架空;或者副职捅出大篓子;或者干脆彻底失控,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。
第四,心态的问题:一定要团结
团结力量大,现在社会讲团队、讲平台,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。只有大家一起把工作做好了,一把手脸上有光,有成绩,副职才有更进一步的资本,一把手要经常提携副职,副职要经常宣扬一把手的伟大。
总之,一把手和副职之间的关系很微妙,处理的好,是一荣俱荣,处理不好,一起完蛋!
其他网友观点:正职副职之间,就像一对夫妻,目标一致,搭台补台,才能你好我好。
9个岗位,13年副职,5年正职,我来回答这个问题:
正职要放权,不要事必躬亲,知人善任,给副职足够施展才华的时间空间;正职要果断决策,明确工作方向,副职处理不好的事情,及时给于支持,帮助协调解决;正职要敢于担责,工作出了失误,要主动推功揽过,用人格魅力感染鼓舞副职;正职要有一双知副职、理解副职的慧眼,安排工作扬长避短,乐于肯定副职的工作成绩;正职要难得糊涂,大事清楚、小事糊涂,不聋不瞎,不配当家;
副职要找准位置,主动工作而不越位,筑牢规矩意识,正职才是单位法人;副职要有全局观念,站在正职的角度思考问题,站在副职的角度来处理问题;副职要事必躬亲,工作要抓细抓实,自己分管的工作要件件清楚,事事落实,及时向正职汇报工作开展情况;副职要站在正职的角度来化解落实工作中的风险防控,主动为正职分忧,主动为工作出谋划策,确保正职安全;副职要体谅正职的难处,积极沟通处理好正职与职工之间、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各种关系,创造融洽、和谐的工作氛围;副职要有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的工作心态,增强服务正职的意识,毕竟谁决策,谁担责。
其他网友观点:- 每个单位都有领导班子,班子里面一把手是正职,其他领导都是副职。既然是班子,就会有主有辅,肯定是正职领导为主,副职领导为辅。体制内讲究“服从”,下级服从上级,领导班子更是要副职服从正职,正职副职之间做到“和而互补”,彼此团结包容、形成互补,即使相互之间有分歧,也要“斗而不破”。
我是一名乡镇“80后小吏”,进入班子也将近十年了,从副科干到正科、从副职干到正职,尽管也没做出什么重大成绩,但自己对经营一个班子、团结领导同志,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。下面我从抓领导班子建设的“三个做到”来谈谈一个单位正职和副职如何相处。
第一,做到班子成员正职和副职之间形成“和而互补”。
首先是班子主要领导,也就是正职要有容人的“度量”,对班子成员一视同仁,不搞亲亲疏疏那一套,真正做到以诚待人。对能力比自己强的人、持有不同意见的人甚至是反对自己的人,更要团结爱护,做到“有容乃大”。
其次是正职领导要听得进不同的意见,主动听取班子其他领导的“杂音”,让副职们讲“真话”。当然,正职要注意不要偏听偏信,副职也要注意“言而有据、言而有信”。
再次是班子副职领导要心胸宽阔,服从正职领导,作风务实,主动做好本职工作,同时注重给正职领导补台,热心拾遗补缺,不能有“看热闹、盼正职出洋相”的心态。
所谓“相互补台好戏连台、相互拆台都得垮台”,大家都是同一个班子的,正职和副职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团结互补了。在乡镇班子里面,更注重书记、镇长之间的补台了,镇长虽然说是政府正职领导,但终究在镇领导班子里面是二把手,给书记补台是第一要务。
第二,做到班子成员里面每个领导都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。
领导班子是一个单位的“关键头部”,班子有没有发挥作用、发挥好的作用,关系到下属同事的工作开展,更关系到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。
正职领导要发挥领头作用,更要注重调动发挥副职们的作用。要善于调动副职领导的积极性,用其所长,知人善任,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聪明才智,激发大家的创业热情。要让副职们人人都有事干,潜能得到发挥。
副职领导要主动作为,勇于担当,在遵守原则、尊重正职领导的前提下,主动当好参谋,多向正职提出有创造性、建设性的建议。对班子决定的事项,副职领导一定要带头抓好落实,积极带领下属同事做好落实工作,起到应有的领导作用。
在我的镇领导班子,即使是纪委书记也能提城建规划方面的意见建议,而副镇长们对干部队伍建设也有发言权。但当班子会议一旦做出决策,各党委委员、副镇长们就只能不折不扣抓好落实。
第三,做到班子成员之间平等有序不失位不越位。
体制内单位领导班子的议事规则是“民主集中制”,一把手有最终决策权,是班子的权威。但班子成员之间是民主平等的,大家都要有大局观和团队意识。
正职领导在做决策前,要充分听取副职的意见,要有宽阔的胸怀,允许有不同意见、接受副职批评,营造班子议事宽松融洽、生动活泼的氛围。定期听取意见建议,让副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。
副职领导要摆正自己的位置,在讨论议事时要积极主动建言献策,不要搞“会上不说会后乱说”,对涉及到自己分管的领域,要积极发言并拿出可靠方案供正职决策参考,做到不越位更不失位。平时副职注重不要搞“山头主义、个人主义”,更不要拉帮结派,多做有利于团结的事情。
“名不正言不顺,位不正则事不成。”在乡镇班子尤其讲究不失位不越位,党委、人大、政府三大班子合三为一,各位班子领导都有各自分管负责的领域,党委的不要管政府的具体工作,人大的不能干涉组织和纪检工作,政府的做好工作落实就行。
结语:正职和副职之间如何相处,事关班子团结、事关单位发展,与其争个人威信不如争班子威信、与其争高人一头不如争高人一筹,要做到和谐共处,人人有事做、人人能说话是重点,为官做事不失位更不越位是关键,这样才能形成合力,才能干成事干好事!
其他网友观点:职场上有一个上级,平级,下级的三区分。关键在于现官不如现管。
从而不论哪一级都有一个顶头上司,管住自己的那个人。
除了顶头上司以外,平级里面还有一个能同自己平级稍微管自己的人,比如党委第一书记。而后评级里面有一个自己可以稍微管的人,比如副职。
正规正常的条件下,还有一个可以管住平级的人的工会组织或者是工职工代表大会。
这是现在和以前国有企业单位集体企业单位的组织结构。
1986年以后进行了改革,由第1把手自己任命属下。
也就是一个第1把手被选中以后,他点名要谁当他的副手和他的平级人。从而组建起一个领导班底的管理团队。
然而在进行的中仍然有上司派来的副手,或者是组织单位派来的副职。
上级上司以及组织单位派来的人员,几乎都不好惹。因为他们具有监督的性质。
但是作为一个老练的第1把手,对这些问题都不在话下,是完全可以应对自如的。
作为一个单位的第1把手,关键是少说话,少做决断判断。多听从大家的意见。并且由大家进行讨论。最后做总结归纳。而后再发言表决以及决定。
这就是所谓的组织民主决议。
组织民主决议的本质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。
因此有意见有建议的时候让大家讨论,第1把手只当主持人,不发言不表态,只介绍当前的情况。
如果是紧急情况的话,那么第1把手就听当前,谁管这项事的人,他说咋办就咋办。第1把手只是满足他对人员和物资和以及财力的需求就可以了。
实际上第1把手的功能就是民间老百姓之间吵架时,当个中间中介人,对事项进行评判。也就是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,找他去调解矛盾。
只不过具体工作的时候,这个具体工作的负责人怎么说?有什么建议有什么意见,都由他说了算。第1把手只当好后勤部长就行了。
作为第1把手的副职,实际上就是第1把手的代表替身,当第1把手不能到现场去调节问题的时候,由第1把手的副职去到现场做调解工作。从而确保第1把手分身有术,可以管理更多的方面的工作。
比方说第1把手到上级部门去汇报工作,或者是反映问题。那么离开单位的这一段时间,单位内的日常工作就由副职负责了。
比如第1把手正在组织一种公关或者研究一个问题,有业务方面的人来访,那么副职就去处理这个业务来访的人员的接待工作。
再比如一个大的工程,第1把手管总的总体工程的进展情况,具体的工程的方方面面都有副职去处理应对以及掌握。第1把手只是与地方人员和地方组织协调好关系,确保工程可以顺利的进行和进展,以及总工程所需原材料与人员的调入。
而副职只负责具体的某一个工段的工序能进行的顺利。实际上就是替代第1把手到现场去督促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再比如一个工厂制造出的产品,由具体的副职负责产品的数量和质量,再由另一个副职责负责产品的储运,再由另一个副职负责产品的销售与推广。再由另一个副职负责产品原材料的保障供应。再由另一个副职负责人员安全和生产安全以及福利的发放。
当这些副职遇到问题的时候,就要反应到第1把手那里。由第1把手组织各个副职在一起来开会,应对这些问题,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。
因此第1把手就是处理自己上司上级,以及当地的社会状况的人员关联关系者。单位内的一切事项都由副职进行处理和应对的。这就是内外有别,各有分工现象。
从而第1把手掌握的是宏观层面的问题,各个副职是处理具体细节的问题。并且人群组织越大越是这样的。
也就是一个单位人员上千上万以后,都是这样的。
比方说包了一项土木工程,第1把手的责任就是与政府打交道和各个村庄沿线人员应对的关系处理。
而土木工程的展开则由各个副职负责处理。
当然工程需要的各个设备和人员的调入也有的一把手负责。或者是第1把手委托于副手进行处理。
第1把手就是当面进行拍板决定的人。从而与第一政府打交道和当地村民打交道,进行的赔偿补偿等问题都应该由第1把手去应对。只不过往往第1把手在这方面是退缩的,由他指派的人员去进行应对处理。从而就使第1把手有了一个缓冲的机会。是签订合约的时候有了一个,有利于自己一方的时间拖延。但是最终的签约仍然是第1把手签字的,其他人签字无效。
签字权就是第1把手的成立的原因。也是副职的原因。如果没有这个签字权的话,那么第1把手和副职就没有什么级别上的差别了。
因此副职的关系不必去考虑,不论他怎么蹦达,最终的签字权在第1把手那里。因此不必去考虑副职具体到底怎么回事,以及同他关系的好与不好。
包括被上级派来的和组织调来的副职,让他负责的那个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好,就可以撤掉他。因为他不胜任这项工作。
一个单位的人财物的调入调出调拨,都必须由第1把手签字才有效。副职只负责具体的某一项目的事情,胜任的就继续使用,不胜任的就去除掉。就这么简单。
只不过为了管理团队的融洽。第1把手要多听副职的意见和建议,是有利于工作展开的。更可以完成群策群力的合力和好点子出来。
因此一个第1把手不仅要听副职有什么见解和意见建议,还要到职工群众当中去了解具体的情况,由他们提出更细致的意见和见解,才可以把工作搞得,多快好省,越做越好的。
这就是第1把手,少说话,多方讨论以后再做决议的原因。
悟空问答看后咱也在上面留上点啥。
其他网友观点:我的经验就是三字决“放、护、用”。我在我们县直单位当局长的时候,从来不借鉴别人是怎么处理好单位一把和副职之间关系的做法,因为我有我自己的领导艺术,我也相信我自己的领导水平。
所谓的“放”,就是放权。
在充分信任副局长的基础上,我能够做到完全放心地放权,把一切副职能够带领下属办好的事,我只定基调,定目标,定质量,定时间,至于副局长是怎么做的,让谁做的,我不管,我绝对不插手,不干预,我只要结果。
当然,放权不是放任;放权更不是推卸责任。放权是明的,暗中我会注意观察动向,观察工作程序上是否合法合规,当工作进度达不到预期的时候,我要听取汇报,协调解决副局长们解决不了的问题。
所谓的“护”,就是维护。
大胆放权给副局长,就意味着他们做的多。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?“做得多就错得多。”这确实是真理。既然副局长带领其他下属做得多,就难免有出错的时候,也难免有得罪人的时候。
而当我手下的副局长工作上出了错,县委县政府追究的时候,我往往把责任揽到我的身上,说是自己的点子,说是自己的授意,不能让手下出汗又流泪。当我的副手得罪人的时候,我去做解释工作。特别是得罪单位里的一些老同志的时候,我去做和事佬,让事情的火苗还小的时候就补灭。
所谓的“用”,就是推荐。
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。要知道,几乎所有当副局长的,都想当局长,起码想在退休之前得个正科级。而副局长毕竟能够接触县一级领导的机会相对较少,跟县委领导汇报工作,一般都是我这个局长去汇报。
我的做法就是一旦有机会,在适当的时机,我就会向县委书记、县委组织部部长推荐我的副局长,说副局长的好话,暗示县委有关领导,这个同志可以提拔重用。事实也是这样的,我当局长的三年时间里,一位年轻的副局长提拔到乡镇当了镇长;还有一位副局长虽然没有提拔,但是到了县政府办当副主任,现在已经在乡镇当党委书记了。
总之,辛酸职场认为:
1、 如果你是单位的主要领导,如果你能够做到我曾经做到的“放、护、用”三字决,你和副职之间的关系一定是很融洽的。
2、 领导之间的关系融洽了,领导和其他同事之间,其他同事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融洽,整个单位就会融洽。氛围好了,单位所有人都团结了。在体制内单位里,团结也是一种生产的,哪还有什么工作是干不好的。
3、 在体制内,领导之间最怕有私心杂念、动机不纯。因此,要让单位的副职尊敬和佩服主要领导,主要领导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作风正,廉洁。
但是体制内的所有单位,都不存在主要领导和副职之间需要处理关系的情况吧。
其他网友观点:一个单位的正职与副职关系如何相处是一门学问,正职有决策权,但也不代表副职没有发言权,任由其安排。在一个单位,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,如何处理好权利的摩擦碰撞,一起做正确的事情,永远是最关键的。正职与副职应处理好以下七个关系:
一、处理好领导与服从的关系
一个单位(整体),正职是核心,主持全面工作,对本单位和上级单位负责,而副职是协助正职工作,是参谋和助手。因此,副职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,正确处理领导和服从的关系维护好正职的领导和核心地位,做到配合不争权,用权不专断,处事不越位,尽责不争功。
二、处理好全部与局部的关系
正职在单位中主持全面工作,既要对上负责又对下负责,在工作中总览全局。而副职只是分管某一项工作,自觉不到不越权管理,做到牺牲局部利益换来全局稳定。
三、处理好决策与参谋的关系
正职在单位中具有最终决策权,所有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,离不开集思广益。因此正职在做出决策之前,副职要积极的建言献策,拿出方案供正职参考,提供准确无误的各方面信息如果涉及到自己分管工作,要积极的发言提出意见,切记一言不发,等正职拿主意或者看领导眼色行事。
四、处理好工作与生活关系
当工作与生活发生矛盾时,副职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服从工作的需要,不应该把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来。正职也要时刻关心下属的生活,不能以工作忙为由,否定副职的合理要求。
五、处理好团结与批评的关系
团结带领一个单位的工作是正职的主要责任。团结的同时,也要做好批评工作,不能因为团结而忽视了批评,一味地老好人形象。正职只要是出于工作善意的批评,副职就要接受,这样不仅工作能够顺利进行,更有利于自身成长。
六、处理好赞同与反对的关系
研究单位决策工作时,班子成员都有发言权,副职对某些工作可以赞同正职的意见,也可以反对副职的意见。无论赞成还是反对,当班子成员形成集体意见,副职就要无条件执行并服从,不要与正职唱反调。
七、处理好总览与放手的关系
对某些工作,正职过问的多,指挥的多,副职不要有情绪。造成这种情况,可能工作重要,也可能正职觉得副职经验不足。面对这种情况副职要从自身找原因,查找不足,多为正职提供准确信息,共同把工作干好。
正职与副职之间只要处理好以上七点关系,在单位中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矛盾,也能共同带领单位走向前端。
其他网友观点:【叶伟说职场,助你成伟业】单位中正副职如同“飞机的双翼”、“鸟的翅膀”,需要相互配合、彼此成就、相互成全。否则就会很容易出现失去平衡、“航班延误”、“机毁人亡”等“灾难性”的损失。所以正副职之间玩的是合作的艺术、共赢的艺术、互容的艺术。
正副职之间,正职要有胸怀、格局、眼光、战略,能容人,识大体,给予副职充分信任,有大局意识、合作意识;副职要有执行、配合、支持、忍耐,能跟随、懂管理,给予正职全力支持,有协作意识,共赢意识。
找准定位。
找准定位是双方通力合作,目标一致,并肩前行的基础。有了明确的定位就有了出发的起点,向着终点配合作战,就能够完美拿到互利共赢的果实。但定位不准,则会“越界”,进入对方“自我边界”,会激发对方自我保护意识,产生防备心理,彼此不能信任。
所以,精准定位,明确界限才是王道。正职要做好团队的领头雁、战略的决策者、市场的开拓者和环境的创造者;副职要做好正职良好的参谋长、强大的执行者、团队的指导员和业务的训练官等角色。彼此各就其位,干好份内之事,在“自我边界圈内”既有独立部分,又有共享部分,彼此交互成长。
互补增值。
正副职身为领导者,都要学会全方位领导力,即向上管理、平级管理和向下管理,这是拥有强大影响力的基本功,更是自我向上向阳生长的必经之路。每个人都要在这场修行中强大内心、成就他人。为对方增加价值,取长补短,角色互补,以“海”样的包容心容人之短。
正职不能轻视和忽略副职的作用,副职也不能不尊重正职。正职要为副职提供支持和工作环境,全力支持副职工作,创造良好工作氛围,激发副职工作积极性,创作更易获得成功的机会;副职要加强与正职沟通,深谙正职忧思与焦虑,及时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,加大执行力度,提高交付能力,彼此增加价值。
团结协作。
“上下同欲者胜”,正职和副职要保持思想高度同频,价值观一致,求同存异。在彼此理解,相互真诚中体谅对方不易,加大互信力度。要互相关心、多为对方着想,成为事业上的同行者、合作者。放大对方身上的优点,将缺点造成的损失缩小到最小。
正副职之间的团结是重中之重的事情。一家公司的快速发展有一个“金三角”:搭班子、定调子、建队伍。搭起了齐心协力、有共同愿景的班子成员,共同探讨战略步署、运营节奏等,接下来开始招兵买马,队伍扩充。而这个“金三角”中,班子的稳定是重中之重,是“核心”,它决定了一家公司未来的发展。
【总结】总之,单位里正职和副职的关系处理尤为关键,将直接关乎到一家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成长。双方要有和睦相处,彼此成就、互利共赢意识,彼此在“自我边界”圈内既要独立,又要共享。双方要找准定位,不可越界;互补增值,彼此成全;团结协作,互利共赢。才能让“诺亚方舟”在通力合作下“众人划桨开大船”,驶向成功的彼岸。
其他网友观点:欢迎@叶伟,全国优秀讲师获得者,21年早起践行者,18年资深管理培训者。提供职场干货,助你成就伟业,让我们一起终身成长。
本人在职场有30年领导工作经历,多次经历副职和正职梯次进步,即担任过多个岗位副职,又担任过多个岗位正职,由此,深刻感受到,要处理好正职和副职之间的关系,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做法,值得借鉴。
1,正职要学会充分授权。
要按照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岗位分工负责制,将所有工作任务、工作责任、工作领域,分配给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副职,让每个领导班子成员有明确分工,做到人人有任务、有责任、有权力、有义务、有工作,分工负责,做好各自分管工作。
2,正职要学会统筹调度全面工作。
也就是在充分授权的基础上,要学会总体上调度工作、指挥工作、检查工作、督导工作、平衡工作。从而,才能使正职和副职之间的工作,做到纲举目张、有条不紊、有序运行,不至于出现授权就是分权,授权就是放权,甚至出现九龙治水、各自为政、难成合力的局面。
3,正职要敢于决策、善于决策。
事实上,在副职分管工作中,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难题,他们会找到正职请示,要求帮助解决。那么,正职就要及时给他们做主,及时拍板,及时决策,为他们工作排忧解难。同时,遇到重大事项,包括重大项目建设、重要人事调整、重大资金支出等等,都要学会集体研究、集体决策、科学决策,防止工作出现失误,防止副职个人揽权,防止出现违纪违规行为。
4,正职要善于运用制度搞好监督。
在确保全面工作正常运行基础上,要运用好工作检查权,运用好工作督导权,运用好工作考核权,从而,确保每个副职工作落到实处。并且,确保副职的权力运行良好,防止出现工作偏差,防止出现重大失误,防止出现副职公权私用。
5,正职要对副职给予足够的信任。
正职要做到用人不疑、疑人不用。要按照副职的能力水平状况,给予他们相应的工作任务,同时,还要根据他们工作成果,给予他们相应的荣誉,帮助他们实现职务上的进步,从而,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。
6,正职要善于调控副职之间的平衡。
在工作中,正职要根据副职工作权利轻重,根据副职工作任务轻重,以及根据副职工作利益轻重,经常调整副职岗位责任分工,调整副职之间的权力,调整副职之间的利益,调整副职之间的平衡,调整副职之间的矛盾,确保他们工作顺利顺畅、有序运行。
7,正职要以身作则、以上率下。
在工作中,正职要带头执行规章制度,带头遵纪守法,要严格要求,严于律己,严格自律,凡是要求副职做到的事情,正职要带头做到,凡是要求副职执行的制度,正职要带头执行,从而,成为副职的典范。
8,正职要坚持做到“一层人管一层事”。
正职管理对象,主要是领导班子副职。在做到充分授权的基础上,不要再事无巨细,不要再过度揽权,不要亲力亲为,不要越过副职直接找中层干部分配工作。另外,也不要接受和鼓励中层干部越过副职到你这里来汇报工作。要按照“一层人管一层事”的原则,确保管理秩序有序运行。
其他网友观点:其实没有绝对的职场规则。
有一些点要注意。
副职不要越线,比如越级汇报,但是领导主动找你的除外。
副职不要拉帮结派。
副职要管好自己的嘴。没事儿别瞎哔哔。见过太多的副职因为瞎BB,最后被撸走的。
正职不要太嚣张,因为副职就是你的备份,有些公司叫AB角。
正职也不要太小气,该叫上副职一起参与的活动,还是要参与。最好能调动副职积极参与。
正职要在老板面前客观评价副职。这一点儿最难,因为人上去了就容易迷失。但是老板跟你穿一条裤子,就变得最简单。
最后,所有的规则归结为一个规则,谁是你们单位规则的制定者,以他说的为准。
有时候难免磕磕碰碰,彼此都不要太在意。说不定老板心里面两个都看不上,也说不定没几天老板没了,规则再重新立。
其他网友观点:一直在企业里面做事情,所以聊一下企业里面正职和副职的关系。
首先企业里面正职和副职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,就是上下级的关系。如何处理正职和副职的关系,其实就是如何处理上下级的关系。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,正职只有1位,而副职通常有好几位。
所以首先副职要接受正职的领导,执行正职安排的工作,有问题和疑问的时候副职要与正职进行积极的沟通。同时,副职不是普通的员工,副职在自己负责的这一块要积极作为,敢于担当,需要正职帮助的工作要积极寻求帮助。在与正职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要按照正职的意见来办。
作为正职来说,正职所有的工作绩效都需要下属来帮助完成,正职的主要工作就是规划、安排、管理和提供支持,要尊重副职的意见,但是要有自己的主见,要树立自己的权威,各副职的工作都要安排妥当,不偏不倚。
正职的目标是管理好所有的副职,大家心往一块想,劲往一块使,共同努力把工作做好,给股东交代。同时,成为一个更好的正职。副职的目标是做好自己的工作,有一天能成为正职。
正职和副职更多的是配合,竞争的因素有,但是不大。因为副职可以发展成其他企业的正职,而正职也可以成为其他企业更好的正职。
其他网友观点:正职要给所有的副职分工明确,职责清晰,不要出现交叉管理;正职不要直接插手副职的工作,不可越级指挥。副职解决不了的棘手问题正职不要推诿。
正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在下属面前非议和贬低副职。
副职要明确自己的身份,那就是正职的助手!
副职要对自己分管的工作敢于承担责任,遇到困难或者棘手的问题不要推给正职;
副职既要敢于负责,又要经常向正职汇报工作。让正职随时了解你的任务完成情况。重要的事项要向正职请示。
副职在任何人面前都不得议论和贬低正职。
副职既要敢于负责,又不要把自己分管工作搞成“独立王国”。要时刻牢记,你是助手,你是副职,不是一把手!
副职都想进步当正职。但是不要试图把正职推下去,自己取而代之。而是要把正职推上去,自己随着上台阶。
除非你的正职太操蛋!
- 上一篇:怎样做一个好领导?
- 下一篇:我做了个小手术,领导想到我家看我,我该如何拒绝?
相关阅读
-
和公司请长假的理由 请长假的理由
请长假最好的请假理由? 1.自己生病比如说自己发烧了,或者是突然眩晕、腹痛难忍之类,这些病情没有太多外在表现,一般不会看拆穿,...
-
公务员单位提供住宿吗 公务员单位
不一定。具体情况要看具体的单位。总的来说,还是有很多公务员单位会分配宿舍的。有单间、一室一厅、集体宿舍等,虽然说各地标准...
-
事业单位高级工是什么职称 高级工
高级工和高级职称有啥区别? 高级职称和高级工的区别你真的了解吗?他们薪资到底相差多少?小豆子今天就来说一说高级职称和高级工的那...
-
个人离职原因怎么说合适 如何巧妙
个人离职原因怎么说合适 1.为了更好地发展我的职业生涯,我决定辞去目前的工作岗位。 2.为了为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,我决定辞去目前...
-
一级调研员是什么级别 哪些公务员
一级调研员是什么级别的干部 一级调研员它不是一种职务,而是公务员的职级。那么职级又是什么呢?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《公务...